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天定襄的天气情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天定襄的天气情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五台山在哪个省哪个市?
山西省忻州市
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周五百余里。介于北纬38°50'—39°05'、东经113°29'—113°44'之间,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其中五座高峰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方圆达250千米,总面积592.88平方千米。
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
五台山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北台顶海拔3061.1米,有“华北屋脊”之称。山中气候寒冷,台顶终年有冰,盛夏天气凉爽,故又称清凉山,为避暑胜地。五台山自然植被以草地为主,由草甸、草原、灌丛构成,是优良的夏季牧场。
14201是哪里身份证?
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
定襄县是山西省忻州市所辖,位于山西省北中部。三面群山环抱,境内四水贯流。全县地形由东向西呈簸箕形。北面以将军山五台山余脉与原平市、五台县毗邻,东南以文山、系舟山与盂县、阳曲县接壤,西与忻府区相邻。定襄县东西长48千米,南北宽36千米,总面积865平方千米。定襄县政府驻城关镇。忻州至河边的支线铁路、忻州至阜平的干线公路横穿全境。定襄地处忻定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忻州市粮食主产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定襄县常住人口为193997人。2020年1月—11月,定襄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2亿元。
大家知不知道名将苏定方的真实事迹和战功有哪些?
苏定方,大唐的一代军魂,可惜被演义黑的一塌糊涂,导致我们现在的人,一提起他就认为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坏人。
影视剧中的苏定方形象
苏定方被黑的几件事有:
- 在燕山作战时,用暗箭射杀罗艺;
- 在紫金关外用卑鄙的手段诱杀罗成;
- 为取得李唐王朝信任,且在投降后能加官进爵,便砍杀前来增援刘黑闼的梁王沈法兴。
- 在演义小说中,苏与罗两家仇深似海,恩怨纠缠三代,苏家始终都是以大反派面世,苏定方最后被剖腹掏心而死。被黑的毫无依据。
看过张卫健主演的《隋唐演义》的朋友可能会对苏定方被黑了解的更多,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看看这部电视剧。但是正史上的苏定方远非如此,而是大唐历史上实实在在的一代名将。
影视剧苏定方被砍剧照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冀州武邑县(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初年名将。
苏定方画像
少年时代苏定方便以骁勇善战而闻名乡里,曾跟随父亲征讨叛贼,安定乡里。隋朝末年投奔窦建德的义军,兵败后隐居山林,不问世事;唐朝建立后,苏定方应召入朝,跟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之后,苏定方又随程知节(即程咬金)征西突厥,但因程知节不听苏定方的建议无功而返。唐高宗便任命苏定方为总管再征西突厥。这次苏定方采用分化瓦解和重点打击的策略,软硬兼施,出其不意,穷追猛打,终于将西突厥打败,俘获其可汗阿史那贺鲁,西突厥灭亡。
苏定方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史无前例地将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
此后,苏定方历任左骁卫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封邢国公。晚年受命担任安集大使,全面负责对吐蕃的军事防御。
乾封二年(667年),苏定方去世,年七十六。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
苏定方的一生战绩辉煌,主要战功如下:
- 唐灭东突厥之战
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战后以军功授左武候中郎将,后改任左卫中郎将。
唐灭东突厥之战
- 援救新罗
永徽六年(655年)春,高句丽联合百济、靺鞨进攻新罗,攻占其北境三十余城。新罗向唐朝遣使求援,唐高宗李治令苏定方与营州都督程名振率军一万讨伐高句丽。五月,苏定方等渡过辽水,高丽见唐军兵少,于是渡过贵端水迎战。苏定方等奋力进攻,大败高丽军,杀俘一千多人,焚毁其外城、村落后回师。战后,苏定方拜授右屯卫将军,封临清县公。
- 唐灭西突厥之战
显庆二年(657年)春闰月,高宗任命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燕然都护任雅相、药罗葛·婆闰等人为副将,再次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并大败阿史那贺鲁。唐军此次征伐西突厥,“收其人畜前后四十余万”。息兵后,苏定方令西突厥诸部各自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他开通道路、设置邮驿、掩埋尸骨,慰问百姓疾苦,划定部落地界,恢复畜牧业生产。
显庆三年(658年)十一月,苏定方凯旋归来,先献俘于昭陵(唐太宗陵寝)之后,高宗在太庙又举行献俘礼仪。高宗亲临殿前,大会文武百官及外国君主、使节,苏定方身着戎服,将贺鲁“献于乐悬之北”。随后,高宗升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另封其子苏庆节为武邑县公。
唐灭西突厥之战
- 开拓西域
显庆四年(659年),苏定方以少胜多,于乌海大败吐蕃副大相达延莽布支。同年冬,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的思结阙俟斤都曼原先统制众胡,率其所部和疏勒(今新疆西南部喀什一带)、朱俱波(今新疆西南部叶城一带)、喝般陀(又称葱岭国,今新疆西南部塔什库尔干一带)三个国家再度反叛,攻破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高宗诏令苏定方为安抚大使,再度西征。显庆五年(660年)正月,苏定方率军押送俘虏到东都洛阳,高宗亲临乾阳殿,举行受降仪式。自此,葱岭以西全部平定。苏定方因功被加赐在邢州钜鹿的实封食邑五百户,并升任左武卫大将军。
- 夷平百济
百济恃仗高句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显庆四年(659年),新罗王金春秋上表求救,同年冬,唐朝已决意东征百济,但苏定方此时尚在西域,故高宗迟迟未命将出师。显庆五年(660年),高宗任命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位于韩国的《大唐平百济国碑铭》记“使持节、神丘嵎夷马韩熊津等一十四道大总管”),率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大军十万人征讨百济。高宗又以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率领新罗兵协同唐朝大军作战 。
显庆五年(660年)十一月一日,扶余义慈及扶余隆、扶余泰等五十八人被苏定方献俘于东都洛阳则天门。唐廷为庆祝攻灭百济,“赐天下大酺三日”,并加授苏庆节为尚辇奉御。
唐征高丽百济之战
- 征伐高句丽
显庆五年(660年)十二月十六日,高宗任命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率兵分道进击高句丽。由于种种原因,唐军未能攻克平壤,只得班师回国。
- 病逝前线
乾封二年(667年),苏定方在前线去世,终年76岁。
唐朝疆域图
小结:苏定方一生驰骋疆场数十年,北击颉利,西灭突厥,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西域诸国震慑降服。唐朝正式由于这样的名将才使得唐朝疆域在高宗时期达到最大。伟人毛泽东评价苏定方:苏定方,名将亦大将,年七十六。
抛开《说唐》《隋唐演义》等民间艺术作品所塑造出的负面形象,历史上真实的苏定方从青少年时代直到古稀之年,始终驰骋在沙场第一线,立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崭露头角
苏定方是冀州武邑人,名烈,字定方,生于公元592年。他的青少年时代正逢隋朝末年群雄并起的乱世,此时的他就已经在军事上崭露头角,率军一举击败了拥众数万人、攻陷数个县城的匪首张金称,随后又大破另一名匪首杨公卿的部队,追亡逐北数十里,成为了家乡人民心目中的保护神。
黯然归隐
此后,苏定方投奔了窦建德的部将高雅贤。高雅贤“甚爱之”,将他收为养子。后来窦建德败亡,苏定方又随高雅贤投奔了刘黑闼,在其麾下攻城略地,屡建功勋。然而好景不长,高、刘二人先后败亡,作为李唐敌对一方的成员,苏定方决定归乡不出。也许是因为几次改换门庭,又与日后一统天下的唐朝为敌,使苏定方成了民间艺术作品设定的反面形象。
大唐将星
叱咤沙场的英雄必然会受到朝廷的关注,很快唐太宗便启用了苏定方这名骁将。纵观苏定方为大唐征战四方的战例,可以发现他极为擅长突袭战,多次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绩,而在其他类型的战役中也均有建树。
贞观四年,苏定方随李靖进攻东突厥。他夜间出发,率领二百名骑兵为先锋,甘冒奇险,在雾气弥漫之中至东突厥驻地附近。在雾气渐渐消散,东突厥可汗的牙帐现出身影的时候,苏定方没有因为敌众我寡而放过此次机会,决然发动突袭,打了防备松懈的颉利可汗一个措手不及。此后,李靖率领的主力大军赶到,彻底打垮了东突厥。此役史称“阴山之战”,唐军斩首达万人之多,更俘获无数人丁、牛马,此后,彻底平定东突厥也只是时间问题。
↑ 阴山
到了公元655年,苏定方已是一名年过六旬的老人,但其武勇却毫不逊于年轻之时。他先是率军讨伐高句丽,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又一次取胜,随后又奔赴西域,以五百骑兵突袭西突厥大营,打出了一场击溃战,追击二十余里,斩杀一千五百余人,缴获牛马军械无数。
两年后,苏定方作为大军主将率军再次讨伐西突厥,以一万余人的多民族部队迎战西突厥十万大军,用步兵占据高地,大摆长矛阵防守。待西突厥军队破阵失败、士气低落之际,苏定方果断发动反击,再次以少胜多击溃了敌人。在敌军败逃、大雪封路之际,苏定方力排众议,“将剩勇,追穷寇”,克服不利的气象条件,昼夜兼程追袭敌人,最终将西突厥一举覆灭。此后,他又同样以长途奔袭的战法将叛乱的西域诸国平定,为唐朝安西都护府统治的建立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 苏定方攻西突厥之战示意图
此后,苏定方又转战东方,跨海攻灭百济,展现了自己指挥登陆作战和攻城略地方面的才能。在平定百济之后,朝廷又派苏定方领军进攻高句丽。此役虽然最终因为回纥反叛、将帅病亡、寒冷天气、补给困难等各种突发状况而不了了之,但苏定方所部仍取得了数场大捷,一度兵临高句丽都城平壤,表现可谓可圈可点。
总结
纵观苏定方一生驰骋战场的历程,可见其既能在大漠草原上与游牧民族争锋,又能在冰天雪地中与守城强敌力战,骑兵突袭战、两栖登陆战、阵地战、攻城战等各方面都有上佳表现,称得上是大唐的一员绝世名将。后世其民间形象因《说唐》等演义小说的歪曲描写而受到负面影响,不能不说是将星身后的一大遗憾。
本回答引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冀州武邑县(今河北武邑县)人,唐朝初年名将。
初次为唐朝效力
苏定方曾经先是效力于杜建德,杜建德败亡后又效力于刘黑闼,在刘黑闼于武德六年,兵败被杀后,苏定方于是归隐故乡,不为唐朝效力。
直到贞观年间,任匡道府折冲。
后在贞观四年,随唐初名将李靖袭击东突厥颉利可汗。他在二月初八夜率领二百名手持弓弩的骑兵为先锋,纵马突袭,杀死了几十上百突厥人。颉利可汗与隋朝的义成公主仅带数十骑随从逃跑,余众都俯伏投降。
战后,苏定方以战功授左武候中郎将,后改任左卫中郎将。
再次立功
永徽六年(655年)春,高句丽联合百济、靺鞨进攻新罗,攻占其北境三十余城。新罗向唐朝遣使求援,唐高宗李治令苏定方与营州都督程名振率军一万讨伐高句丽。五月,苏定方等渡过辽水,高丽见唐军兵少,于是渡过贵端水迎战。苏定方等奋力进攻,大败高丽军,杀俘一千多人,焚毁其外城、村落后回师。战后,苏定方拜授右屯卫将军,封临清县公。
唐灭西突厥之战
显庆三年(658年)十一月,苏定方凯旋归来,先献俘于昭陵(唐太宗陵寝)之后,高宗在太庙又举行献俘礼仪。高宗亲临殿前,大会文武百官及外国君主、使节,苏定方身着戎服,将贺鲁“献于乐悬之北”。随后,高宗升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另封其子苏庆节为武邑县公。
征伐高句丽
显庆五年(660年)十二月十六日,高宗任命契苾何力为浿江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刘伯英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程名振为镂方道总管,率兵分道进击高句丽。
苏定方在浿江(今朝鲜大同江)大破高句丽军,屡战皆捷,于是进军包围平壤城(高句丽首都)。
后来因为漠北铁勒九姓发生了叛乱,回纥比粟毒与同罗、仆固进犯边境。无奈之下,契苾何力和夫馀道行军总管萧嗣业只得班师回朝,此次突然事件,使得唐军南北合击高句丽的战略部署落空,战争陷入了持久战。虽苏定方数次想要进攻,但因为粮食短缺,使得这次进攻失利,最后班师回朝。
病逝前线
苏定方已年逾古稀,因龙朔三年(663年)五月,吐蕃与吐谷浑互相攻伐。后吐谷浑被打败,吐谷浑可汗慕容诺曷钵与弘化公主率领数千帐部众放弃国土投奔凉州,请求移居唐朝内地。所以唐高宗任命苏定方为安集大使,“节度诸军”,为吐谷浑的后援。
年逾古稀的苏定方在西北边陲啸啸马鸣、瑟瑟寒风中,于四年后的乾封二年(667年)去世。
哀荣
唐高宗听闻苏定方去世后,哀伤不以,下诏追赠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按《谥法》:威而不猛曰庄)。
(唐高宗时期唐朝疆域)
苏定方,生于公元592年,名烈,字定方,是冀州武邑也就是现金的河北武邑县人,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将领和军事家。在他十五岁的时候,他跟随曾经的父亲作战,便因为小骁勇善战和气魄惊人而闻名一时。在隋朝末年的时候,他投奔了由窦建德和刘黑闼领导的起义军,在作战中英勇顽强,立下了许多战功。
他在贞观初年归顺了唐朝,跟着自己的上司也是师父李靖向北台发东突厥。在夜袭阴山一战中,他作为前锋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的军队。到了显庆二年,他因为战功升迁为行军大总管,以其突出的的战绩和正直不阿的性格深受唐高宗李治的赏识和爱戴。他随后又向西征讨西突厥,平定葱岭,讨伐高句丽,将唐朝的疆域向西开拓到了中亚,向东到达朝鲜半岛,为唐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于乾封二年即667年病逝,时年七十六岁。死后被追赠为幽州都督,谥号为庄。
唐初名将苏定方(名烈,字定方)少年时,即随父“为本郡讨贼”。父亲死后,苏定方奉郡守令统率父亲部众,斩杀贼首,造福乡里。他先后投奔窦建德与刘黑闼,后归乡里。
他被唐廷启用后,随李靖灭东突厥,奇袭帅营,首建奇功,以战功授左武侯中朗将。其后二十余年未获升迁,疑似因灭东突厥时纵兵掠抢而受此处罚。
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国被高句丽联合其它小国围困,求救于唐。苏定芳奉诏与程名振率一万军伐高句丽,“大破之,杀获千余人,焚其外郭及村落而还。”
其后,他随程咬金征讨西突厥,担任前军主管,初战告捷。两军激战时,西突厥出动两万余骑兵增援。苏定方所部在远处看见两军激战,遂率五百骑兵直捣敌营。西突厥猝不及防,大败,唐军趁胜追击二十余里,收获甚丰。但因种种原因,此次征战无功而返。
657年春,苏定方被任命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再吹征讨西突厥。他不负圣意,灭西突厥,“收其人畜前后四十余万”,使西域完全置于唐朝掌控,唐朝势力由此延及西亚。
朝鲜半岛小国百济在高句丽支持下屡犯新罗,新罗求救。唐高宗任命苏定方挂帅,率十万水陆大军伐百济,最终灭百济,携战利品“百济王及王族、臣僚九十三人、百姓一万二千人自泗沘乘船回唐”。
三年后,苏定方率部与其他将领分道进击高句丽,屡战屡胜后,因气候等因素班师回国。
吐谷浑内附后,苏定方被任命为安集大使“节度诸军”,作为吐谷浑的后援。667年,苏定方病逝,终年76岁,“高宗闻而伤惜。”
唐高宗“下诏赠幽州都督,谥曰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天定襄的天气情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天定襄的天气情况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